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腊八节的由来

    从现在做起     2018-01-24 15:58:47     浏览:0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从现在做起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本以为北京的冬天会一直不下雪,然而今天忽然飘了会雪花,瞬间觉得有了冬天的味道,也不枉我们忍受了这个冬天的寒冷,从一九到腊八,基本达到了冬天的巅峰低温值。而腊八这是一个被我们经常忽视的传统节日之一,很多人对腊八的知晓大概就是腊八粥了吧,可是啊,在被乾隆帝废除之前,在成为腊八之前在古代可是非常厉害的。



    一国之人皆若狂-----腊八的前身
    在古代,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(包括门神、户神、宅神、灶神、井神) 的祭祀仪式,被称为腊祭,用来祈求丰收和吉祥。据《祀记·郊特牲》记载,腊祭是“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。”夏代称腊日为“嘉平”,商代为“清祀”,周代为“大蜡”;因在十二月举行,故称该月为腊月,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。这是一种连天子都会参加且极为重视的一种祭祀,要知道对祖宗的尊重古人做的要比我们好太多。
    而这一天在民间带着岁末狂欢的意味,像过年,怎么给你们形容他们狂欢的程度呢?知道“一国之人皆若狂”么?就是子贡观民间腊祭之后向孔子汇报的时候用的词。
   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后来佛教传入,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。后随佛教盛行,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,在佛教领域被称为“法宝节”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。哦,说到这里请注意,可能朋友圈里叔叔阿姨比较多,最近会风靡腊八或者腊八粥起源自佛教什么的,吧啦吧啦怎么样的,请自行辨别,佛教在两汉时期进入中国,在那之前腊日已风靡许久,在那时腊八粥还不存在,在那之后隔了几个朝代到了宋代腊八粥才端上我们的餐桌,千万不要讲那些关于佛陀的传说,对宗教我们有足够的尊重,但是关于佛陀的传说真是太多,听听就好。毛爷爷说:不要迷信。
   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节日叫做蜡日,是指在腊祭的腊月里,主要祭祀与农业有关的神灵,以及庆祝农业丰收。而后至汉代两者逐渐合二为一,至魏晋不在作区分,最后只有腊八节带着腊八粥保留下来。
    所以说即便腊日在每个朝代也不尽相同,就像前些天的元旦,执政者总喜欢日子给改来改去,但可以肯定的是,自古以来,腊日的存在就是我们的传统之一。


    腊八节的由来
    晋东南流行一首歌谣,叫《过了腊八就是年》: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粥,吃几天,沥沥拉拉二十三。”可见腊八粥在我们心中的地位。

    何故岁终之月称“腊”的含义有三:一曰“腊者,接也”,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(《隋书·礼仪志》记载);二曰“腊者同猎”,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,“腊”从“肉”旁,就是用肉“冬祭”;三曰“腊者,逐疫迎春”,腊八节又谓之“佛成道节”,亦名“成道会”,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。


    扒一扒腊八的美食及各地的习俗
    首选腊八粥,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,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开始于宋代,盛行于清朝,在宫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从宫女赐腊八粥,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、果等供僧侣食用。在民间,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,祭祀祖先的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,馈赠亲朋好友。

     
    双生的腊八醋和腊八蒜,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,名“腊八醋”。腊八醋,要泡到大年初一,初一吃饺子,要吃素饺子,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,蘸腊八醋吃,别有一番滋味是。“腊八醋”不仅味道醇正,而且久放不坏。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,是北方,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。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。
     
    腊八面,是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,在这里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,代替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。
    此外还有腊八豆腐,麦仁饭等等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